所谓的“测试钞”真不能再称呼为之“钞”。这个概念马虎不得,“钞”,真不能随随便便的叫。
1.“钞”一定要有面值。
首先,“钞”必须是钞票,叫“钞”的一定要有面值。面值包含着数字和货币单位。“钞票”就是货币,货币是用来流通的,交换财富的,你得有面值才能知道你能换多少东西,能值多少财富。而且这个定面值的权利只能是国家(由中央银行代理),你私人不能随便定。一分钱,多不多,定这个面值谁也没这个权利,这才是钞票。
可以看的出来,市面上所谓的“测试钞”谁都不敢写这个面值。
2.“钞”必须由银行发行,才名正言顺。
有人说“测试钞”是个外来词,英文叫“Test Note”,翻译过来就叫“测试钞”。
其实,谁告诉过你“Note”翻译过来就是钞票的意思。“Note”只是票据的意思,指两者借贷关系的契约。票据的范围就比较广,可以是国家与个人之间,也可以是个人与个人之间,或企业与企业之间。等等,都可以成为借贷关系。钞票虽说也是一种借贷关系,但它是国家行为,是国家向你借的,给你的“借条”,国家委托银行给你出具证明。银行的信誉高,给你出具的证明,谁都认可,谁都接纳,所以便于流通。准确的叫法“Bank note”,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“钞票”,钞票是通过银行发行的银行券,而不是其他发行单位的票据。
所以市面上所谓的“测试钞”,也只是把印制企业的名称冠于票面。
而真正的钞票都冠以发钞银行的名称
3.“钞”必须有签字或盖章。
钞票相当于国家给你出的借据,得签字和盖章,大家才认可呀。所以这个也得必须有。
所谓的“测试钞”不可能有这些,不具备以上三条。所以根本不能叫“钞”,叫“钞”容易引起误会。
4,所谓的“测试钞”票面上并没有写有“测试钞”之类的文字。
其实不光在票面上没有“测试钞”的字眼,甚至于在中钞和人行官网上笔者也没有检索到有关“测试钞”之类的词汇。
有人就又有得说了,我那不是正真的钞,是测试用的“钞”······
你还再混淆这个概念,你要明白,正因为他是测试用的时候,所以更不能叫“钞”。测试的时候不能叫,只有等真正流通使用的才能叫“钞”。就是这个意思。
也就是说“测试钞”只是炒家或商家杜撰出来的,与印钞公司没有一点关系。人家印钞公司根本就没有说过这个就叫“测试钞”,在票面上也没有带一个“钞”字。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市场上的商家自己搞出来的。
5.“印钞厂”印的也不一定都叫“钞”。
很多商家钻了字眼上的空子了,印钞厂印的就可以叫“钞”,无论流通与否。这个概念大错特错。印钞厂,它不光印钞票,它还印增值税专用**、有价**、银行专用票据、高级防伪证书,有时候还印银行使用的点钞(练功)券等等。
这些都是印钞厂为“商业银行”印制用于出纳练功点钞使用。“练功券”也是用印钞纸张印制的(虽然没有真正的钞票细腻)。但也要比一般的印刷品档次要高的多啊。你总不能把这个也叫“钞”吧···
6.准确的叫法应该是“样票”、“样张”或“测试票”、“纪念票”。
我觉得金银币在这方面称谓的就比较规范。人行发行的有面值的叫“金银纪念币”,没有面值就叫“纪念章”。一币一章区分的比较明确,大家也不会有什么误会。
关于币的范围稍大些,广义的币就是货币(钱币)。币呢,依据制造的材质不同又分为硬币和纸币。硬币狭义就是“币”,纸币就是“钞”。但是,不论是币,还是钞。都得和没有面值的东西区分开,没有具备货币条件的,都没有资格叫“钞”。
还有关于叫不叫“券”的,还有待商酌,我认为免得与“**”“国库券”“消费券”混淆,还是不要叫“券”的为好。
7,**,要补充一点,比如“纪念钞”,为纪念某事件而发行,都在票面上早已注明。就和所谓的“测试钞”一样,该不该叫“钞”,多看看票面,上面写的很清楚,少听别人瞎忽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