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可怜的邮票啊,30年后,比一个馒头价还低先不提集邮,不谈收藏价值。只谈物价。当时的8分钱可以在食堂卖2个足斤足两的大白馒头。30年后的今天,深圳的馒头2.5元一个,可这些邮票2.5元一张估计不大好卖。举例:妇女发750万;残疾发1076万;人口普查发1681万发行量,当时消耗巨大。这些可怜的邮票啊,缘何你被时代抛弃。 精僻回贴: 你可怜它,谁可怜你啊?30年前,同样是8分,为何不去买生肖呢?也是单枚票,忘了买猴,鸡狗猪鼠也可以啊。发行量都比这些大,发行量不是决定因素,消耗也不是决定因素。收藏品,**的价值规律是,“认知度”。50多年前,同样是2元,你买认知度**的梅张,现在就是18万。你买别的,都是自作聪明。不如留下当时的二版两元,到现在也相当可观了。 玩儿大众收藏,最关键的不是找价值低估的东西,而是找高估的。越是高高在上的,知名度越大,越是被低估的,越容易被岁月遗忘。那些自作聪明的人们,经历85、91、97还是没明白,永远手里都留的是被低估的片子、打折型张、垃圾版票。 那些被套牢的人,不懂玩儿大众收藏的必然规律:那就是,你收藏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