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 昆明阳光钱币回收中心  >  公司动态  >  中国人成洋烟“明日救星”

公司动态

中国人成洋烟“明日救星”

2024-06-01

 

 外媒称,英美等西方国家的烟民人口直线萎缩,但是英美等西方大烟草公司的利润有增无减。谁在为洋烟烧钱?
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7月10日以《中国烟民 洋烟的明日救星?》为题报道称,6月,北京市公共场所全面禁烟。此前,听到不少怀疑论,认为执行有难度,雷声大雨点小。但据浮光掠影、缺乏科学基础的观察,公共场所,凡有屋顶的场合,还真没看到叼着烟卷招摇过市的。
 但是,报道称,有两次例外。一次是在火车站的厕所里,一个“大盖帽”在抽烟,而且就站在“严禁吸烟”的大红标语下。
 实际上,这也是国际大气候下的必然。
 拿英国为例。过去20年间,英国出台了一系列限制吸烟的措施,一个比一个严厉。每次出台新的禁烟法规,总有人称“过于严厉”、缺乏可行性。但一次次的结果是令行禁止,验证了一句老话,“不怕做不到,就怕想不到”。
 报道称,国际**品牌卷烟的华丽包装,从扬鞭跃马的牛仔到扬帆远航的靓仔,一夜间换成了“吸烟可以致死”的当头棒喝。
 接下来,硬邦邦的警告语还不够,还要配上烂心烂肺烂口腔的令人作呕的照片。对了,就是要起到“令人作呕”的效果。
 再接下来,一道法令,商店里销售卷烟的橱柜必须遮挡起来,让顾客看不到卷烟。眼不见心不烦嘛。
 刚刚出台的新法将禁止烟草商在卷烟盒上打自己的品牌,只能卖“白牌”烟。世界上目前只有澳大利亚有同样的法规
 然而,过去10年中,西方烟草巨头发现,这块“肥肉”好看,吃起来却像是啃骨头。
 报道称,“洋烟”并没有淹没中国市场,不是“洋烟”对中国烟民没有吸引力,而是烟草在中国是专卖,受国家严格控制。中国在入世议定书中也把烟草明确列入了进出口产品管理目录,纳入法定许可证、法定商品检验等管理范畴,且进口配额。
 但是,决定市场的终究是需求。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开放之初,“先富起来的”人中,抽烟者必抽“洋烟”。今天,这些人或许已经意识到吸烟对健康的危害而戒烟,或抽腻了“洋烟”又改回抽“国烟”,就像吃腻了鲍鱼改吃白菜豆腐一样。
 报道称,中国社会正在产生着这个世界上**的中产阶级群体。更多的中国人还没达到“吃鲍鱼”的程度,而是刚刚开始“吃大虾”。“洋烟”对步入小康的中国烟民的吸引力仍是巨大的,因而“洋烟”在中国的潜在市场也是巨大的。

推荐信息

热门产品